本會於本月二十日晚假萬豪軒萬盈廳舉辦澳門公共行政改革研討會,邀請了廣東行政學院李綏州教授主講“標準化與公共行政改革:内地的經驗與借鑒”和澳門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葉桂平教授主講 “服務型政府的内涵及其在澳門建設芻議”。
行政公職局副局長羅建儀、中聯辦社會工作部處長任鐵健親臨主禮。研討會的嘉賓還包括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顧問婁勝華、保安司司長辦公室顧問冷鐵勛、立法會技術顧問岑杰、本會顧問梁官漢、吳在權。嘉賓們在本會理事長林英傑的陪同下進行了剪綵儀式。
李綏州教授做了題為《標準化與公共治理變革》的報告,其核心觀點是加強和改善公共治理宜廣泛應用標準化技術。借用中國傳統哲學範疇道與器、體與用的關係,標準化在公共治理變革中發揮著“器”與“用”的作用,為提升公共治理品質提供技術保障。其關鍵作用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重組管理要素,包括人、權、財、物、時間、資訊等,二是優化業務流程,包括計劃、執行、監督、控制、回饋等,三是規定管理的品質目標和數量目標。標準化技術應用於公共治理,是新公共管理的延伸。它可以很好地服務於公共治理的廉潔、效率、品質等目的。公共治理標準化已經有了一百多年的歷史,當前國際社會依然普遍應用,並且技術成熟,形成了科學的管理閉環。
結合個人工作經驗,李教授認為,標準化技術可以應用於公共治理的所有領域,包括公共服務、社會治理、城市管理和行政審批等。一個政府部門與其他部門相比,其管理要素、業務流程與目標要求等都會有很大的差異。因此,構建標準化體系必須是一個獨立的研究過程,不能簡單套用一個固定的管理模式。標準化體系建設是研究課題,而不是銷售“產品”。李教授稱,澳門和祖國內地的情況差異比較大,但是公共治理所追求的價值基本相同,所採用的方法技術也有相似之處。因此,澳門和內地在公共治理的技術層面交流、合作的空間很大。
接著,葉桂平教授從國內外政府模式探索的系列先進實踐出發,圍繞澳門建設服務型政府給出了若干建議。葉教授首先明確服務型政府的“為民”主旨,並將其內涵概括為以民為本、高效服務、權責有限、依法行政。他續援引習近平主席把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明確為我國行政體制改革總目標的論斷,強調澳門建設便民便商服務型政府的必要性。
葉教授認為建設服務型政府需要有制度與法治的根基保障,通過借鑒國內各省市頒發地方性法規章程以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的成功經驗,特區政府日後可加強行政配套立法建設,以法為本,先立後破,以法治方式推進行政執法改革,建立健全考評、問責、績效管理、評估和監管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和機制,規範權力運行,確保施政公開透明,有助提高行政公信力,逐個擊破公共行政現存問題。葉教授還指出,構建服務型政府並非政府唱獨角戲,還需要社會各界不同服務主體的積極配合,理順政府、社會、市民之間的關係,使三者各自承擔社會管理責任並互相配合,對於科學合理設置政府部門職能架構,提高政府執行力而言非常重要。
是次研討會反應踴躍,氣氛熱烈,有來自二十多個公務員團體的主要負責人及本會會員約六十人參加。本會希望藉著舉辦是次研討會,搭建交流學習平臺,並與專家學者一道,共同探討和分享較受社會和公務人員關注的公共行政改革的議題,積極發揮專業公務員團體的作用,為政府施政出謀獻策,並支持特區政府深化公共行政改革,提升公共行政效率的施政理念。
澳門基金會贊助部分經費。參加研討會還包括中聯辦社工部副處長級助理彭子陽,本會副理事長李文生、田曉燕、黃美梨、陳美霞,部長盧志青、馮錦嫻、梁旭暉,副部長李金榮、鍾苑琪,監事粘為琪。